舊政策面臨被代替
中國汽車企業(yè)在對外合作上無疑做出了很多犧牲和讓步,同時為了回避現(xiàn)行的一些產業(yè)政策,雙方都智慧地利用了一些技巧。如前文所提到的通用進入柳州五菱和通用進入山東大宇項目,都體現(xiàn)了中外人士的智慧,同時也說明中國汽車業(yè)正在有選擇地后退。因為根據(jù)我國汽車產業(yè)政策,一家外國公司不能同時在中國有兩家合資企業(yè),所以,那些企圖想稱霸中國汽車市場的外國公司就開動許多其他的腦筋。
在跟外方合資時,中方必須保持股比50%,最近也有所“松動”,至少是一種試驗。由日本本田、廣州汽車集團和東風公司在廣州出口加工區(qū)組建的本田轎車出口基地項目建議書已經(jīng)獲得批準。這一項目雖然只是在保稅區(qū)建設,而且所產汽車全部用來出口,但是其意義卻是在外方突破50%的股比上。在投資總額為16.10億元人民幣里,三方的出資比例分別是本田65%,廣州汽車集團25%,東風汽車公司10%。而且,11月6日,中國證監(jiān)會、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即QFII制度),意味著外資可以通過收購流通股,進而達到早就盼望的控股的目的。這難道不能說是一種“潰退”?
管理部門還沒明確表態(tài)有些限制會馬上放開,但是那些類似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事情也不是說完全沒有,看情形管理部門并沒有完全按照1994年版的汽車產業(yè)政策來決定中外合資合作項目的命運,也是在進行一種策略性的讓步。
最明顯的就是進口汽車許可證的發(fā)放和配額問題。為什么今年進口車不僅沒降價,反而還漲價了呢?主要原因就是很多進口商沒有得到許可證,進口的汽車無法進關。雖然有約定,中國會逐步取消許可證和配額制度等非關稅壁壘,但是在入世元年,還會采取一些措施來保護自己的汽車產業(yè),要讓步也是逐步的,策略性的,今年的配額大部分放在進口零部件而不是放在進口整車上,一直拖到最近才全部發(fā)放完畢,明顯是一種策略。
[上一頁] [1][2][3][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