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八景:流淚的滴水巖
宛平八景:流淚的滴水巖
年初,我在考察仰山棲隱寺時就已萌發(fā)了要去探訪滴水巖的念頭。因為兩地相距不遠,在古籍中仰山與滴水巖總是前后相隨、互不分離的。滴水巖曾有“棲隱巖洞”一說,隨著明代以后棲隱寺的衰落,滴水巖的名聲大大超過了前者,一躍成為“宛平八景”中的“靈巖探勝”。近日,我們一行數(shù)人頂著寒風,循著古人的蹤跡,探訪了尚在冬季之中的滴水巖。
交通提示
自駕車從西五環(huán)轉(zhuǎn)向阜石路經(jīng)金頂街上109國道至擔禮后,改走妙峰山方向的岔路,行7.5公里即到南莊。車可停在大西溝溝口。
故道難尋
古書記載:“滴水巖在萬山中”,“過仰山村折而西上黃牛崗口,益險隘!([清]《宸垣識畧》)幾乎所有滴水巖的古代記述都提到這個“黃牛崗口”,它似乎是去滴水巖的必經(jīng)之路。但當我們問及南莊和櫻桃溝村(即過去的仰山村)的村民,不論老少,卻無人知曉。但他們都能說出去滴水巖的走法:從南莊的大西溝進入,一直走到溝頂就是,約8里地。我們據(jù)此推斷,滴水巖即在溝頂,由此判斷再看溝口,怎么看怎么就是黃牛崗口,其一側(cè)的山麓緩緩上升,遠看如臥牛一般。
一進溝才發(fā)現(xiàn),整條溝已變成一個巨大的采石場。不僅古道無蹤,就連古人記述的山石地貌也蕩然無存。溝中的土石路倒是平坦寬敞,經(jīng)過重載汽車的反復碾壓,路面滿是厚厚的石粉。走不多遠,我們也都身披灰甲了。最讓人擔心的是,開山炸石會不會危及滴水巖?滴水巖還有水滴嗎?
古記重現(xiàn)
走過采石場的最后一堆石渣,山溝陡然變窄,沿著并不清晰的羊腸小道順溝而行,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路行前方,山石壁立,既看不出溝向何方,也看不出路在何處。不曾想,到了石壁跟前,山溝一個急轉(zhuǎn)身,往另一個方向延伸而去。幾個彎轉(zhuǎn)下來,幾乎都找不到北了,卻讓我們轉(zhuǎn)出了古人的感覺:“周望無路,折而忽通者,十八疊,移步亦折,或數(shù)里折!([明]《帝京景物略》)。沒錯!腳下走的正是“十八疊”,我們總算與古人同路而行了。
不知轉(zhuǎn)過多少彎,山溝居然開闊起來,溝頂?shù)难卤、山峰依稀可見。首先進入視野的人工建筑是一座紅磚小屋,隨后是一座石砌拱橋,一看便知為今人所造,非古書所載的“有屋而丹”。倒是路邊的一尊人形石像和一個刻有菱形花紋的石座當為古代遺存物。特別是那石像,盡管只有一個輪廓,雕刻得十分粗糙,但其年代要比后來所見的精美石像久遠得多。隨著古跡出現(xiàn),腳下的路似乎也恢復了古道原貌:路面平整,寬有一米,堆石為邊。
繼續(xù)前行,來到山崖腳下,山溝陡立,難以登攀。只見古道棄溝而上,在右側(cè)山坡上劃出一連串之字形軌跡后,便高高地橫臥在山崖中間。一邊是高不可攀的崖壁,一邊是深不可測的溝谷,行走其上還真有“左萬丈溪,右千仞壁”之感。此道所以能夠懸空于絕壁之上,完全是靠從崖根壘起的石堰托住的,其艱辛和危險程度令人驚嘆。古人曾有“徑斷處架以!、“度人以!钡挠浭,而此處最需要也最有可能修棧道的地方卻不見其蹤影。難道記述有誤?我們又想到,棧道的提法多見明代古籍,而清代不見。很有可能早先修的是棧道,后來用石堰筑路取代。沒準路基下還能找到當年棧道留在崖壁上的孔洞呢。在路上還有兩處山門的遺跡。不難看出,只要守住山門,外人就別想進入。相傳此地曾是馬五山寨,只有一條棧道與外界相通,易守難攻。真是如此。
絕壁小道將我們引入溝頂?shù)膬蓪悠脚_。它們也并非天然形成,下層是從溝底筑壩填成的,上層則用二三十米高的石堰圍擋而成。歷經(jīng)上百年多次洪水的沖刷,除一處石堰被沖毀(現(xiàn)已修復),其他石壩、石堰基本完好。下層平臺上未見任何古跡,我們便快步走向第二層。
靈巖依舊
一上二層平臺,眼前的景象直讓我們駐足敬仰了好一會兒。山體一整面幾近垂直的崖壁上天然形成一個巨大的凹陷,高有十來米,深七八米。凹陷頂部,滴水成冰,數(shù)根一米多長的冰柱低垂而下,其周邊簇擁著星星點點的小冰柱。不時有水滴從天而降,冰柱下方形成了一個大冰坨。這與古籍上描述的滴水巖別無二致:“天光側(cè)入者,巖中空也,其深廣三丈,如斧之而成。石更無隙,水生石面”,“巖而冬也,冰則凝,肥纖柱之,柱垂末竟之”。至于“上百千點,下百千聲,亂不成聽”的盛況,只因在冬季,未能欣賞到。
滴水巖猶如一座巨大的佛龕,只是需要塑一大佛才能與之相合。古人早已看中這一方寶地,在此建寺造佛。據(jù)載:明崇禎六年(1633)建成大悲庵,供奉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乾隆年間和清末兩次重修,改稱為梅花山天泉寺。文革期間該寺被徹底毀壞,現(xiàn)如今只剩下圍在滴水巖底部的一圈磚墻。村里老人講,當時是廢品收購站來人把銅佛拉走的。更可惜的是,從銅佛肚子里還倒出一大堆古書,全當廢紙燒了。
我們繼續(xù)在平臺上探尋,不時可見散落的磚塊、瓦當、石拱、石條、石座、石墩。更有價值的是兩塊倒臥的石碑和兩尊石雕佛像。其中一尊全身乃至衣裙的曲線異常的優(yōu)美與精致,讓人禁不住去想像那缺失的佛頭和手指該有多么美妙。平臺上還有一處廟宇遺址,盡管墻體不存,但整個臺基包括臺階未遭破壞,連磚砌的一整條香案也保存完整。
平臺的盡頭是一個不算小的天然洞穴,洞壁上布滿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洞頂細小的孔洞表明曾有水流。走到洞底發(fā)現(xiàn)左側(cè)還有旁洞,轉(zhuǎn)入洞內(nèi),光線全無。打開手電,仍看不清楚,只好退出。查閱古書,方知主洞為鐘古洞,曾供奉有關(guān)帝像和觀音菩薩。旁洞中央是一臥龍床,龍頭、龍身、龍爪、龍鱗一樣不少。再往深處還有葡萄洞和仙人洞,盡頭為一深潭,深不見底。
當我們告別滴水巖準備離開時,再次瀏覽了它的全貌:整個滴水巖位于絕壁之上、眾峰環(huán)繞之中,只在溝谷方向留有進出的孔道。這里不僅山險、水清,就連林木也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到處生長的是一種北方罕見的青檀,形成了華北地區(qū)面積最大的青檀林。高聳的崖壁把塵世的喧囂與紛爭隔絕于外,造就了一片無比幽靜的天地。
返回時我們從南莊村長那里了解到,村里已打算關(guān)閉采石場,妙峰山鎮(zhèn)也已把修復滴水巖作為2006年的重點工程項目。這總算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