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費用不應是決定因素 實力才是硬道理
[
05-5-31 14:59
]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近日,北京市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包括人保、平安、太平洋等在內的京城11家產(chǎn)險保險公司,共同向社會做出《北京市保險行業(yè)車險服務承諾》。11家財險公司承諾全天24小時接受車險報案,并保證被保險人可在兩個工作日內領取到2000元以下的小額賠款。該承諾將從6月1日實行。
保險行業(yè)服務走向規(guī)范化是件好事,可是隨著近兩年車險行業(yè)風云變幻,各家財險公司的車險條款與費率都在不斷調整,車主買保車險時的困惑與問題卻越來越多,面對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與越來越多的險種明細,不少車主依然一頭霧水,如何上適合自己的車險仍是目前很多人困惑的問題。各家保險公司有何特點?各有什么優(yōu)劣?我應該上什么險?買車險是只看價格嗎?價格高低是不是決定著服務保障的高低?
保險公司實力至關重要
目前北京市場上除了人保、太平洋、平安、華泰等老品牌之外,像中華聯(lián)合、永安、大地等財險公司也加入到爭奪車險市場的競爭中來,此外由于政策因素,外資保險公司尚不能涉足國內財險業(yè)務,但隨著市場的開放,外資公司進入車險市場只是時間早晚問題,競爭激烈勢態(tài)不言而喻。
不過,選擇車險建議車主仍需認準品牌,因為老品牌財險公司險種相對齊全,服務網(wǎng)點多,更被消費者認知,同時由于實力雄厚,在理賠上有更為充足的保障。新品牌公司雖然在條款上也日益顯出了個性化,且費率優(yōu)勢較大,但由于服務網(wǎng)點相對較少,消費者在定損理賠時仍有不便。
費用不是決定因素
據(jù)記者了解,除一些小公司或是新公司目前還利用給代理商返點來增加市場份額,像人保、太平洋等大公司給代理商的返點都控制在10%以內,這樣從代理商再返給消費者的讓利空間由更為有限。
不少消費者上車險時仍只看重價格,也正因如此,一些中介公司不斷推薦低價的車險。其中不排除讓利的可能,但是通過減少險種或是降低保障達到低價的方法更是他們慣用的伎倆。一些車主只貪圖眼前的小利,一旦出險得不到相應保障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車險不盲目求多求全
一些車主為了得到更多的保障,再加上車險代理商的慫恿,總是認為買越多的車險就得到越多的服務,這是一個誤區(qū)。有的保險公司推出聽起來頗有噱頭的險種,但這可能就是公司的一種變向漲價,在其他公司車險的基本條款中就已經(jīng)包括了。
車主應根據(jù)需求,學會“不挑最好最全的,只挑最適合自己的”。第一年的新車建議應該上全險,但是自第二年起,除了車損險與第三者責任險兩項主險,其他附加險則完全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來選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果愛車經(jīng)過了一定改裝,建議可上平安保險公司的新增加設備損失險;如果車主居住的小區(qū)保安系統(tǒng)健全,那么盜搶險就完全不必要了。
車險費率仍將上漲
2005年仍是車險行業(yè)震蕩的一年,最大的變數(shù)則來自于第三者責任險。隨著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臺,與之配套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也將配套推出。不過,由于涉及到車險費率、先行賠付制度,以及由此引發(fā)的道德風險等一系列問題,相關條例遲遲未能推出。目前第三者險已作為強制險,對于私家車的投保金額最高為20萬元,可是隨著新交法加大了對司機責任的規(guī)定,第三者責任險勢必也需相應改變。
雖然第三者責任險的有關條例何時出臺尚不得知,但據(jù)多方業(yè)內人士表示,這一險種價格上漲勢在必行,同時與之相關的其他險種也將相應變化。
目前,低價已經(jīng)不再是保險公司爭奪市場的惟一手段,今后車險行業(yè)的比拼重點將是品牌、服務、理賠能力。對于消費者,在根據(jù)自己的駕駛能力、經(jīng)濟能力,車況做多方面選擇時,保險公司的綜合實力則是這些選擇的前提基礎。
保險行業(yè)服務走向規(guī)范化是件好事,可是隨著近兩年車險行業(yè)風云變幻,各家財險公司的車險條款與費率都在不斷調整,車主買保車險時的困惑與問題卻越來越多,面對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與越來越多的險種明細,不少車主依然一頭霧水,如何上適合自己的車險仍是目前很多人困惑的問題。各家保險公司有何特點?各有什么優(yōu)劣?我應該上什么險?買車險是只看價格嗎?價格高低是不是決定著服務保障的高低?
保險公司實力至關重要
目前北京市場上除了人保、太平洋、平安、華泰等老品牌之外,像中華聯(lián)合、永安、大地等財險公司也加入到爭奪車險市場的競爭中來,此外由于政策因素,外資保險公司尚不能涉足國內財險業(yè)務,但隨著市場的開放,外資公司進入車險市場只是時間早晚問題,競爭激烈勢態(tài)不言而喻。
不過,選擇車險建議車主仍需認準品牌,因為老品牌財險公司險種相對齊全,服務網(wǎng)點多,更被消費者認知,同時由于實力雄厚,在理賠上有更為充足的保障。新品牌公司雖然在條款上也日益顯出了個性化,且費率優(yōu)勢較大,但由于服務網(wǎng)點相對較少,消費者在定損理賠時仍有不便。
費用不是決定因素
據(jù)記者了解,除一些小公司或是新公司目前還利用給代理商返點來增加市場份額,像人保、太平洋等大公司給代理商的返點都控制在10%以內,這樣從代理商再返給消費者的讓利空間由更為有限。
不少消費者上車險時仍只看重價格,也正因如此,一些中介公司不斷推薦低價的車險。其中不排除讓利的可能,但是通過減少險種或是降低保障達到低價的方法更是他們慣用的伎倆。一些車主只貪圖眼前的小利,一旦出險得不到相應保障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車險不盲目求多求全
一些車主為了得到更多的保障,再加上車險代理商的慫恿,總是認為買越多的車險就得到越多的服務,這是一個誤區(qū)。有的保險公司推出聽起來頗有噱頭的險種,但這可能就是公司的一種變向漲價,在其他公司車險的基本條款中就已經(jīng)包括了。
車主應根據(jù)需求,學會“不挑最好最全的,只挑最適合自己的”。第一年的新車建議應該上全險,但是自第二年起,除了車損險與第三者責任險兩項主險,其他附加險則完全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來選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果愛車經(jīng)過了一定改裝,建議可上平安保險公司的新增加設備損失險;如果車主居住的小區(qū)保安系統(tǒng)健全,那么盜搶險就完全不必要了。
車險費率仍將上漲
2005年仍是車險行業(yè)震蕩的一年,最大的變數(shù)則來自于第三者責任險。隨著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臺,與之配套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也將配套推出。不過,由于涉及到車險費率、先行賠付制度,以及由此引發(fā)的道德風險等一系列問題,相關條例遲遲未能推出。目前第三者險已作為強制險,對于私家車的投保金額最高為20萬元,可是隨著新交法加大了對司機責任的規(guī)定,第三者責任險勢必也需相應改變。
雖然第三者責任險的有關條例何時出臺尚不得知,但據(jù)多方業(yè)內人士表示,這一險種價格上漲勢在必行,同時與之相關的其他險種也將相應變化。
目前,低價已經(jīng)不再是保險公司爭奪市場的惟一手段,今后車險行業(yè)的比拼重點將是品牌、服務、理賠能力。對于消費者,在根據(jù)自己的駕駛能力、經(jīng)濟能力,車況做多方面選擇時,保險公司的綜合實力則是這些選擇的前提基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