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夏利上市時,連空調都不曾安裝;2000年打著“10萬元家轎”旗號入市的賽歐沒有ABS,也沒有轉向助力。再看看現(xiàn)在,車上要是沒個真皮、CD、中控鎖什么的,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這幾年,為了在多如牛毛的新車中吸引眼球,車型的配置一直是汽車廠商的殺手锏。而消費者對這類“配置營銷”似乎很“受用”,據(jù)一些4S店的銷售人員介紹,很多時候顧客拍板買車,僅僅是因為中意該車的某個配置。
實際上,各種配置的實用性,往往和你預想的或商家宣傳的有一定差距。本期咱們就來看看,哪些配置其實是無謂地抬高了車價,哪些配置是可有可無甚至是弄巧成拙。
統(tǒng)計
主流配置有哪些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8萬-25萬之間的車型上,常見的舒適性配置有:真皮坐椅、天窗、CD音響、電動坐椅、電動車窗、電控后視鏡、帶操控鍵方向盤、自動空調、遙控中央門鎖、倒車雷達等等,甚至一些原來屬于高端車型的配置,如氙氣大燈、車載DVD、電動遮陽簾、坐椅加熱、冷藏箱、定速巡航、衛(wèi)星導航、藍牙免提等,也有成為主流配置的趨勢。其中既有常用的,也有不常用的,但是在宣傳攻勢之下,似乎都成了一輛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分析
學會給配置估價
同一款車型,因為配置不一樣,價格可能相差懸殊。明明白白買配置,才不至于多花冤枉錢。例如某款車型增加了真皮坐椅、車載MP3、天窗、倒車雷達等,與沒有加裝這些配置的同一款車在價格上高出多少,其結果就可以看成是這些配置大概的價格。如果沒有同系車型可作比較,與同級車相比也未嘗不可。
警惕
配置隨車價縮水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xiàn)在市場上很多改款車都打著增配不加價的旗號。事實上,在車市利潤日益減少的前提下,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可能會偷梁換柱,把少賺的錢從配置上找回來。如進口變速箱換成國產的,固特異輪胎降級為錦湖輪胎等。此外,一些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在賣車時附送配置“大禮包”。遇上這種情況最好先問清楚附送的內容,看看是否是自己需要的。類似坐套、貼膜等,如果其款式和質量達不到車主的要求,實際上等于浪費。
建議
不應盲目求全
無論什么車型,安全配置都比功能性舒適配置更加重要。對于舒適性配置,不要抱著“多多益善”的心態(tài),理由很簡單,一、配置越高車價越貴;二、配置越多越耗油;三、增加一個不常用的舒適性配置,在性價比上并不劃算,比如藍牙免提功能必須與相應的電子設備配合使用,否則只能是汽車上的一個裝飾;DVD碟片數(shù)量越多越不便于維修;而音效也并非絕對取決于揚聲器數(shù)量。
相反,電動車窗特別是前排電動車窗十分必要,過橋收費時搖下十分方便,而且安全。此外,中控鎖、兒童鎖、倒車雷達等都與安全有著重要關系,也是必須具備的功能性配置。
哪些配置是可以減掉的呢?也許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不過以下幾樣似乎是可有可無的:
定速巡航系統(tǒng):定速巡航在歐美寬而直的道路上確實能夠發(fā)揮作用,不過到了國內車速變換不定的路面上,真不知道直到汽車報廢總共能用幾次。
車載電話:如果你在開車,即使是免提也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你是坐車的,那么要它干嘛?而且在電子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車載電話用不了一兩年就會顯得過時,它無疑是在提醒別人你開著一輛有點年頭的老車。
坐椅記憶功能:其實電動調節(jié)坐椅已經(jīng)非常方便,所謂的“記憶功能”就有點多余了。而且一旦設定了此項功能,要改變的話必須又看說明書又按鍵,實在是十分麻煩。
多媒體DVD系統(tǒng):對于駕駛汽車的人來說,邊開車邊看DVD是非常危險的事;對于乘車的人來說,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如看車外風景、聊天、睡覺等,為什么一定要看DVD?
仿桃木內飾:多數(shù)仿桃木內飾低劣的質感,與奔馳、勞斯萊斯的歐洲一流做工比較等于主動顯示自己的品位低下,還得比同樣的車多花幾千元錢,十分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