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你一雙慧眼看汽車車膜
在大量水貨膜、劣質(zhì)膜充斥市場的情況下,如何辨別車膜真假,是汽車消費者和準消費者應該掌握的一門知識和學問。但是,它和任何專門知識一樣,內(nèi)容是相當繁多的。這里,記者僅就幾個方面,用圖解方式和廣大讀者一起加以討論。
上述這個表格,是記者抄錄貝卡爾特車膜手冊中兩款膜產(chǎn)品的技術參數(shù)。你看了上表后,能分辨出哪一款膜材料好些嗎?
別人我不敢說,記者第一次看它時,絕對是一頭霧水,分不出好壞。我相信和記者一樣水平的消費者不會是少數(shù),故虛心向武漢億天源公司總經(jīng)理張吉作了一番求教,方有了一點清醒。
要想讀懂車膜手冊,必須先明了幾個主要的車膜技術術語:
可見光透過率——表示入射太陽光中的可見光直接透過貼膜玻璃窗戶的百分比。
可見光反射率——表示入射太陽光中的可見光被貼膜玻璃反射回去的百分比。
太陽能透過率——表示入射的太陽能直接透過玻璃窗戶的百分比。
太陽輻射阻隔率——表示入射的太陽輻射沒有直接透過貼膜玻璃的百分比。
太陽能反射率——表示入射的太陽能被貼膜玻璃反射回去的百分比。
太陽能吸收率——表示入射的太陽能被貼膜玻璃吸收的百分比。
總太陽能阻隔率——表示總入射到窗戶玻璃外表面的太陽能與因貼玻璃窗戶系統(tǒng)阻隔而不能進入車內(nèi)的太陽能的百分比,相當于反射的太陽能加上吸收后再向室外輻射的太陽能所占的百分比。
紫外線阻隔率——表示入射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沒有透過貼膜玻璃的百分比。
熱量傳遞方式——A、輻射:在太空中因溫差而傳熱(太陽輻射);B、傳導:因溫差而從玻璃高溫面向低溫而傳熱;C、對流:空氣和液體因溫差而產(chǎn)生的傳熱。
我國公安部門規(guī)定,車膜的透光率必須在70%以上。但是,對車膜產(chǎn)品來說,“透光率”和“隔熱率”是一對矛盾:透光率好,隔熱率就會差一些。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的車膜都具有這樣的特性。如果車膜制造商只滿足消費者“隔熱”要求,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些劣質(zhì)車膜商在推銷時,往往就是利用了消費者的這個心理,總是強調(diào)“隔熱”如何,實際上是不科學和片面的。要辨別好壞,首要的一條,就是要把“透光率”和“隔熱率”綜合起來看。
第二是看“總太陽能阻隔率”。這項指標,一般車膜是不會在手冊中標出的。貝卡爾特是一個品牌車膜,他們敢于標出這個指標。消費者可以在綜合分析了透光率和隔熱率后,再用這個指標加以判斷,就會得知總太陽能阻隔率在55%的“鉆石70”比同參數(shù)為39%的“鉑金70”要好。而“鉆石70”在高達72%的透光率的情況下還能得到55%的隔熱率,是因為它采用了一項新技術的光譜選擇膜。目前國內(nèi)市場上只有威固的“V70”和量子膜的“鉆石70”采用了這一技術。實際上,鉆石70膜的確比鉑金70膜要好。同樣是汽車前擋膜,由于采用的技術和制造工藝不同,前者安裝一個車的價格是2800元,而后者則是1800元/車。當然它們都是屬于最高級別的車膜。特別要提到的是,很多膜會標稱隔熱率高達70%以上,而售價又相對便宜,請注意了:它這里標明的只是紅外線的阻隔率。
不能忽略車膜的“力學性能”
是貝卡爾特量子膜作力學試驗的效果圖。左圖一看就知,是沒有貼車膜或貼了劣質(zhì)膜在車窗外擊打車玻璃后,玻璃破碎了,并傷到了車內(nèi)乘員;而右圖則是粘貼了力學性能為2000公斤/平方厘米的貝卡爾特量子膜后,用同樣的力量擊打車窗玻璃后,玻璃雖然也破碎了,但玻璃渣卻被膜材牢牢粘貼在一起,車內(nèi)乘員無恙。
力學性能達到每平方厘米2000公斤是什么概念啊?我們知道,當汽車行駛速度為每小時40公里時,撞擊路人的力量相當于50公斤的一包水泥從10層樓上掉下來砸在行人的身上的力量。2000公斤/平方厘米的力,比這還要大。如果不把車玻璃粘貼在一起,對車內(nèi)乘員的生命無疑構成了極大的危險。
這里又帶來一個問題:具有這么大抗沖擊力的車膜,粘貼到車玻璃上后,一旦車輛掉到水里或出現(xiàn)其它事故,車內(nèi)乘員如何逃生?對此,張吉總經(jīng)理告訴記者,真正上乘的車膜,制造商在研發(fā)時,已考慮到這個問題了。比如貝卡爾特量子膜從車窗外很難將其穿透,但如果從車內(nèi)向外擊打,則很容易:用一個硬物從車內(nèi)擊打玻璃時,由于沒有車膜的保護,玻璃向外破碎,所以很容易打開通道,保證車內(nèi)乘員逃生。
用吸熱膜好還是用反射膜好?
當太陽光照到貼膜的車窗玻璃上后,不同的車膜,會產(chǎn)生不同的變化:如果是反射膜,會如上圖所示分為三部分,一是被反射回去一部分,二是車膜吸收一部分,三是穿透車膜進入車內(nèi)一部分;如果僅是“吸熱膜”,則照在車玻璃上的太陽光只分為兩部分熱能,一是車膜吸納一部分,二是進入車內(nèi)一部分。
“吸熱膜”主要是靠膜里面的化學吸熱層來吸熱的,而“反射膜”卻是相反,是靠反射來阻隔熱能的。由于其作用機理不一樣,效果也就不同:“吸熱膜”剛安裝上去時,手放在車玻璃背后,感到溫度低——因為膜在吸熱,而質(zhì)量好的反射膜卻反而會感到熱一些。由此,一些質(zhì)次的車膜就利用這一現(xiàn)象欺騙消費者。但是,貼“吸熱膜”的車主會有一種感受:當長時間受到日照后,打車門的那一瞬間,車內(nèi)有一股熱浪直撲而來——吸熱膜吸的熱量達到飽和程度后,后續(xù)的熱能自然要向溫度低的車內(nèi)散發(fā)。而用反射膜,雖然車內(nèi)也有熱度,但不會像吸熱膜那樣高溫,原因就在于它把一部分熱能反射回去了。
什么叫磁控濺射?
磁控濺射是目前車膜制造中的尖端技術,與早期或現(xiàn)在一些劣質(zhì)車膜生產(chǎn)商仍在采用的染色與鍍鋁復合方式來生產(chǎn)窗膜的工藝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貝卡爾特是全球第一家采用真空磁控濺射工藝商業(yè)化生產(chǎn)窗膜的玻璃貼膜生產(chǎn)商。故此,貝卡爾特亞洲總部周萍經(jīng)理告訴記者,采用真空磁控濺射工藝生產(chǎn)的車膜,他們可以向消費者承諾,安裝正宗貝卡爾特量子膜的車子,可以做到10年原廠質(zhì)量保證——這個10年承諾,既包括不褪色,也包括與玻璃接觸的膜紙四周的邊緣不翹起來。過去,一些車膜出現(xiàn)膜紙四周與車玻璃分離、車膜小于玻璃面積四周露白邊和車膜有氣泡等,都責怪是操作工安裝水平問題,實際上是膜的質(zhì)量不過關造成的問題。
傳統(tǒng)的車膜生產(chǎn)方式是染色與鍍鋁復合方式。染色大家都明白,不必多述。鍍鋁方式就是制作鏡子的方式,既把一些熔點低的金屬物溶化之后,通過熱蒸發(fā)涂布在某種聚脂膜上。這種工藝成本低,但最大的問題是顏料與鋁層對光線的相互干涉而產(chǎn)生大量散失光線,容易造成司機視覺疲勞,導致司機頭暈目眩、視覺模糊而引發(fā)駕車安全性下降等諸多問題。而磁控濺射則不同,它是采用特殊專利濺射工藝把十二層納米材料一次合成到最精細光學聚脂膜上的工藝。
用專業(yè)術語解釋很難懂,咱們打個比方吧。一般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下雨天走在一個活動的石板上,石板下面有泥漿,人腳踩上去后,泥漿會突然從石板底下向四周飛濺。磁控濺射也是運用的這個原理。從上圖左下角那個小圖可以看出,下面是濺射層,中間是一個真空空間,最上面是聚脂膜,膜的上端有磁控。這樣,當高速電子對不銹鋼、鈦、鎳、金、銀、銅等貴稀金屬轟擊后,金屬分子將向上面的聚脂膜濺射,再通過聚脂膜上面磁的作用,使被濺射的金屬物均勻分布。所以,運用這種工藝,解決了染色-熱蒸發(fā)工藝生產(chǎn)的窗膜透光低、高反光、隔熱功能差、視覺模糊、易褪色、耐腐蝕性差等諸多缺陷,不僅可以制作各種純金屬化窗膜,而且因為沒有添加任何顏料,所以它可以杜絕偏色、變色,做到永不褪色,保證純正的中性色,與任何車輛的顏色都能完美匹配,并保證不分層、不剝落與開裂。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同的光照度下,視覺顏色恒定不變,可以保證車內(nèi)人員的視線清晰。
膜商讓你作過車膜色差檢驗嗎?
一位車主貼了車膜后,白天一切都很好,到晚上開車時,透過車膜看到的燈光,總是一團一團的,很不清晰。記者將此現(xiàn)象說給億天源張吉總經(jīng)理后,他說,這是典型的劣質(zhì)膜材造成的。如果用車膜對比圖放在他的車膜上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車膜在圖上的表現(xiàn)會有幾個空白處,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色彩是飽和的,充滿的。說夸張一點兒,車主如果眼睛辨色能力低,再加上這種濾色的劣質(zhì)車膜,把路口的紅燈當成了綠燈,那就完了。
由此,消費者在購車膜時,首先要看他是否提供這個顏色對比圖;如果有,用這個圖放在車膜上檢驗一下,就可辨別真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