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岳 X 中國國家地理:尋跡 · 薩瓦那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行情頻道】
過去有一種說法:我國是陸地植被類型最豐富的國家。從北到南,有寒帶針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林,有高寒草甸、草原、荒漠,甚至還有冰川與雨林共存的景觀。但唯獨缺少“薩瓦那”,這種非洲常見的稀樹草原景觀。
不過,隨著人們對于自然的探索并加強認(rèn)知,越來越多的學(xué)者認(rèn)為:中國有“薩瓦那”,中國的“非洲草原”就在北京之北的內(nèi)蒙古高原上。
2019《中國國家地理》攜手一汽-大眾探岳,一路深入內(nèi)蒙古草原,穿越起伏的山丘、穿越連續(xù)彎道,尋找沙中有樹、林中有沙的“薩瓦那”,尋跡中國大地上的“非洲草原”!
什么是“薩瓦那”?
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象下曾看過的非洲草原的樣子:廣袤的草原或沙地上面,生長著零星的樹木,孤零零的佇立在如火般的夕陽晚霞中,低矮的灌木叢與高大的樹木間,動物們在悠哉的享受寂靜下午時光,這樣的場景,其實就是“薩瓦那”。
“薩瓦那”的景觀大多孕育于沙地之中,沙地并不是荒蕪的沙漠,而是草原上點綴著稀疏的樹木,這樣的景象通常被稱為“稀樹草原”。
相比于草原,沙地中水的蒸發(fā)量要小很多,雨水可以迅速地滲入沙層,儲存在地下,而樹根恰好可以利用沙地深處的地下水,因此沙地上能夠長樹,稀樹草原其實是對特定的年降水量的適應(yīng)。
“薩瓦那” 就在北京北
“薩瓦那”,顛覆了人們對草原的認(rèn)知。秋季的草原以其廣闊蒼茫的意境打破枯黃死寂的刻板印象。不僅如此,它還打破了內(nèi)蒙古不僅僅是草原的刻板印象,內(nèi)蒙古高原分布的溫帶榆樹稀樹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一種特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當(dāng)我們翻越廣袤無垠的草場,深入草原深處時。高大的喬木與低矮的草本植物組成了一幅帶有強烈美感的油畫,小黃柳、榆樹等樹木與針茅、白婆婆納等草木。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每一處留白都恰到好處。當(dāng)夕陽的余暉穿過稀疏的樹林灑落在略有起伏的草地上,溫暖又震撼、簡單又直接,自然的神奇與壯美填充進了每一個人的視野中。
探索不息,山岳無盡
“薩瓦那”雖然是來自于稀樹草原(savanna)音譯,但廣闊天地間的 “薩瓦那”仿佛更貼近征服與游獵(Safari),一望無際的沙地,仿佛是天然的游獵場,孕育著生命,也等待著勇敢者的征服。
松散的沙土帶來的不僅僅是神奇壯美的“非洲草原”風(fēng)光,更有著連續(xù)起伏的沙丘路段,由于常常有重載農(nóng)用車行駛,路面坑洼不平,行駛其中仿佛在“開船”,一不小心便要經(jīng)歷“波浪。面對操控性、減震性與舒適性的考驗,探岳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探岳搭載的4Motion智能四驅(qū)系統(tǒng),集安全性和通過性于一體,基于制動、油門、轉(zhuǎn)向及發(fā)動機、傳動器等電子信號對路況進行分析,從而對前后輪輸出扭矩進行實時調(diào)節(jié),無畏挑戰(zhàn)、安全遠行。
一路穿越,茂盛濃密的草場、一望無垠的沙地、狂風(fēng)卷攜的沙暴層層遞進,平川平地、陡坡沙丘、河灘碎石拉開了架勢。但探索的意義在于感受生活的磨礪,在于發(fā)現(xiàn)并汲取一種力量,在面對各種未知時:多一份堅定,多一份氣定神閑,多一份超然與豁達。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wǎng) 合肥01)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