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全國轎車市場“降”聲一片,那么我國轎車市場的平均價格是否真的同聲下降?經過數月追蹤統(tǒng)計分析,本報得出結論:我國轎車市場平均價格經歷了先降后漲的過程,左右價格漲落的是消費者的消費取向,對平均價格影響最大的是中高級轎車和中級轎車的價格。7月份銷售數量較6月下降,但交易平均價達到今年的第二位,僅次于1月的最高水平,3月份為今年價格的最低點。
通過對全國轎車的銷量和銷售價格進行加權平均計算,我國轎車1-7月份的平均價格分別為15.78萬元、15.44、14.51、14.46、14.78、15.13和15.62萬元。導致6、7月份平均價格上升的原因是,這兩個月中高級轎車和中級轎車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重有所回升,同時這兩檔車的平均價格同步回升。
根據國標分等級看,前7個月中高級轎車的平均價格分別為:43.39、41、39.52、39.24、39.88、40.27和41.4萬元;中級轎車的平均價格分別為:22.12、21.97、20.90、20.98、20.94、21.56和21.66萬元;普通級轎車的平均價格為:12.38、11.83、12、12.16、12.35、12.3和12.24萬元;微型轎車的價格分別為:4.58、4.80、4.67、4.83、4.82、5.09和4.99萬元。
通過數據和表格可以看出,各檔次轎車的價格階梯非常明顯。從平均價格的變化可以看出,在前7個月的實際銷售過程中,中高級轎車的平均價格的最高和最低差價達3萬元左右;而微型轎車和經濟型轎車年初的降價,板塊的平均價格不降反升,而且沒有影響價格總水平的變動;普通級轎車和微型轎車的平均價格幾乎沒有變化,到是那些價格相對剛性的產品的平均加工有所下降。導致中高級轎車價格下降的原因是,消費者購買同檔次產品中價格較低的產品的比例提高;普通級和微型轎車價格走高的原因是,消費者更多地選擇同板塊中價格相對較高產品的比例提高。
這一事實反映出人們對各檔次車都有一個心理價位,也反映出現實的社會購買力水平。轎車平均價格的波動反應出,價格是在一定社會購買能力前提下,消費者所認可的商品和服務的供應量,是一種供需關系的平衡點。轎車是一種特殊商品,其銷售量與多種因素相關,和價格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今年前7個月銷售數量攀高,價格平穩(wěn),是對這種當前經濟現狀最好的詮釋。
年初,不少人認為降價是個法寶,“不管什么車,一降就靈!彼坪鮾r格是市場銷量的決定因素。從前7個月價格的波動的情況分析看,降價板塊的平均價格不降反升,清晰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在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市場中,在汽車還是奢侈品的年代里,百姓的收入水平、消費能力是驅動轎車市場增長的驅動力,政策的利好和百姓對未來良好的預期是使購買欲變成現實購買力的保證,而價格不過是其中的催化劑。降價是企業(yè)迎合社會購買能力的妥協行為,漲價是消費者向供貨尚妥協的行為,任何價格的漲落都是正常的社會經濟現象,我們應當站在經濟規(guī)律的角度去看待和認識轎車價格問題,擴大價格在市場經濟中作用的說法值得商榷。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