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L單挑BMW3 中國式加長還是100%運動基因?原創(chuàng)
[寫在前面的話]就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國內(nèi)大大小小的汽車制造企業(yè),已經(jīng)紛紛拋出了2008年的“切蛋糕”計劃:你30萬,我35萬,他40萬……仿佛整個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就是一個碩大無邊的奶油水果蛋糕,誰都能輕輕松松地切下一大塊,然后美滋滋地享受滿嘴奶油的喜悅。然而年份上的吉利數(shù)字根本沒有帶來實質(zhì)性的利好,一輪又一輪的打擊——就連普通的消費者都懶得重復重復再重復——把一多半企業(yè)打回了原形,僅有那么兩家車企依舊享受著超額完成產(chǎn)銷的亢奮。
于是,不管是那些少了年終獎的多數(shù)派,還是意氣風發(fā)的少數(shù)派,面對著眼前的2009,都前所未有地低調(diào)起來了。誰都不敢信誓旦旦地跟大家說今年的成績單會怎么樣,誰都想看看對手是怎么發(fā)布全年規(guī)劃的。但有一點所有企業(yè)還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車市依舊很好很強大,中國車市依舊可以實現(xiàn)同比正增長,中國車市依舊可以成為大家掘金的福地。所以,該投放的車依然要投放,該爭奪的份額依然要去爭奪。
于是,今年的車市仍然會有很多“好戲”值得期待。在過年的這段時間內(nèi),我就給大家展現(xiàn)幾場最引人注目的“戰(zhàn)爭”,讓大家提前感受一下今年車市里的那點硝煙。
今天開篇,首先聊的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奧迪A4L和堅持有寶馬特色的3系之間的“戰(zhàn)爭”。
A4L?對不起,我想我更愿意叫它A4LL
我應當是國內(nèi)最早翻譯全新一代奧迪A4試駕文章的人,我也承認在翻譯的時候好好地激動了一把,即便在廣州車展現(xiàn)場親眼見到并坐進車內(nèi)時,我仍然很喜歡它的線條。但非常矛盾的是,它讓我昏昏欲睡。因為冗長的車身讓我失去了駕駛它的欲望,試想一下,駕駛著跟上一代A6差不多身軀的A4,我們還有多少穿梭于城市車流中的隨心所欲?我們還有多少輕盈奔跑于山間的快感?任何一個熱衷于“奔跑”的車型,都不會輕易妥協(xié)于車身尺寸,寶馬不會,EVO不會,甚至F1也不會,但打著“運動”旗號卻做著“拉皮”工作的,A4L是第一個。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寧愿讓十年前的那個A4做我的“良駒”,因為它更精悍。
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非常堅信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A4L,能夠取得跟A6L一樣的成功。原因很簡單:L+的功勞。
中國人個子不如美國人高,體魄不如德國人魁梧,可中國人就是喜歡面子。車子越大越好,坐在后排翹著二郎腿那才叫范兒。A6L的一枝獨秀充分證明這一點。甚至固執(zhí)的寶馬5系也得到了加長的恩惠。那么德國人把A4L引入國內(nèi)生產(chǎn),自然也就重點考慮到了這一點。與其跟最直接的對手硬碰硬,還不如走差異化路線,向市場妥協(xié),用更加奢侈的后排空間,去吸引那些4分駕馭6分舒適的消費者。因為奧迪明白,無論Quattro如何進化,對國內(nèi)外熱衷駕馭的消費者而言,奧迪的運動血統(tǒng)始終無法與直6+完美后驅(qū)的BMW相提并論。真正追求豪華運動駕駛感受的消費者,還是更傾向于選擇BMW而不是AUDI。
我相信2869毫米的“超長”軸距,一定會為A4L帶來豐厚的回報。而它相對“樸實”的價格,則又可能讓奧迪第一次扮演“價格殺手”的角色。在這里,一定會有網(wǎng)友說,那個29.88萬的整一個“裸車”,××才會花這么多錢買一輛四缸前驅(qū)車。OK,29.88萬的A4L的確要什么沒什么,但相比入門級的320,我們還是能見到優(yōu)勢的吧,最起碼發(fā)動機還是個帶渦輪的直噴發(fā)動機,技術(shù)含量不比寶馬的直四差吧。退一步講,咱消費者當然希望車價越低越好,可人家畢竟還是“四環(huán)素”,這個身份地位還是擺在那兒的,跨進20萬元級的門檻,對奧迪已經(jīng)是更進一步了;更重要的是,這個定價暗示我們,將來裝備1.8TSI發(fā)動機的A4L,價格一定更低。一旦最入門級的A4L售價在27萬起,那么無疑將影響到相當一部分原本打算購買傳統(tǒng)中高級轎車的消費者,對于部分主打運動的新車型而言,也將不敢再輕易高價出售,否則后果自負。
A4L攻擊方式:強勢主動出擊
A4L攻擊效果預計:將在09年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