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挑戰(zhàn)“唯技術論”原創(chuàng)
大眾最頂尖的TSI直噴增壓發(fā)動機,在邁騰、明銳等車型上,已經(jīng)配備;中級車最新的PQ35平臺,也早已引入中國,可上海大眾朗逸卻出自上一代的PQ34平臺,發(fā)動機也沒有采用最新的TSI技術,這與大眾一貫標榜的“技術領先”是否背道而馳?
自6月底上市以來,上海大眾Lavida朗逸就成了車市關注的熱點。在眾多叫好聲中,一些爭議也接踵而至。有對朗逸造型指手畫腳的,有對朗逸價格品頭論足的,但最主要的爭議還是技術。
技術從不是車型制勝的唯一要素
按照質(zhì)疑者的邏輯,朗逸既然是上海大眾“大眾”品牌進軍中級轎車市場的一柄利刃,就應該把大眾集團最先進的技術一股腦都搬出來:平臺當然要用PQ35;發(fā)動機可以選明銳的1.8TSI,最好是雙增壓的1.4TSI;變速箱不用最新的7速DSG雙離合,至少也要用6速的;此外,氣囊要越多越好,導航肯定少不了,TCS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ESP電子穩(wěn)定程序、EPS電磁助力轉(zhuǎn)向系統(tǒng)……凡是最先進的東西,一個也不能少。只有這樣,才對得起大眾“技術領先”的宗旨,朗逸也才能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其實,這些打著“唯技術論”大旗,對朗逸橫加指責的人們,既然對汽車技術這么推崇,對大眾汽車如此熟悉,他們就不可能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大眾品牌中級車主力車型速騰已經(jīng)落戶一汽-大眾之后,大眾集團絕對不會允許上海大眾再推出一款“基于速騰,高于速騰”的大眾品牌中級轎車。
拋開這一因素不談,就算朗逸真的在技術上達到了上述要求,就一定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嗎?推而廣之,只要一款車型在技術上與競爭者相比有明顯優(yōu)勢,就一定能在銷量上將競爭對手遠遠拋開嗎?
我們不妨做幾個假設。
如果“唯技術論”成立,那么,在國產(chǎn)中級車市場,最暢銷的應該是搭載1.8TSI發(fā)動機和六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后懸采用多連桿獨立懸掛的斯柯達明銳,而不應該是僅僅應用了VVT技術、配備4速自動變速箱、后懸采用拖曳臂半獨立懸掛的豐田卡羅拉。
如果“唯技術論”成立,在國產(chǎn)中高級轎車中,基于大眾最新PQ46平臺、搭載2.0TSI發(fā)動機、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一汽-大眾邁騰,銷量一定會大大超過它的上一代產(chǎn)品帕薩特領馭,至于領先日系雙雄豐田凱美瑞和本田雅閣,更不在話下。
如果“唯技術論”成立,在動力性和操控性上獨步車壇、享有“人車合一”盛譽的寶馬330或325,就一定是入門級豪華車用戶的唯一選擇,什么奔馳C-Class、奧迪A4、凱迪拉克CTS、雷克薩斯IS300,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
可惜的是,上述假設沒有一個能夠成立。因為,在任何一個汽車市場,技術都不是車型制勝的唯一要素。這一規(guī)律,在中國汽車市場同樣適用。
調(diào)查顯示,決定消費者購車的要素有很多,除去技術先進性之外,還有造型、裝配工藝、品牌、價格、安全性、經(jīng)濟性、使用成本、殘值等等。大多數(shù)購車行為,都是消費者根據(jù)自己的個性化需求,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考量后做出的決定。在消費者的選擇過程中,不管一輛車其它方面的表現(xiàn)多么搶眼,只要它存在一個明顯的硬傷,都極有可能被排除在最終結果之外。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99+1=0”定律。
比如,邁騰賣不過領馭、凱美瑞、雅閣,不是說它車不好,而是在很多消費者眼里,邁騰不僅缺少中高級轎車那種大氣、沉穩(wěn)的感覺,舒適性配置有些單一,而且看上去太像大一號的速騰。
又如,明銳賣不過卡羅拉,不是消費者不知道它的技術領先,而是在豐田“牛頭標”面前,斯柯達的品牌影響力以及給消費者帶來的心理滿足,要遜色一些。
同樣,一大批喜歡寶馬3系的消費者,轉(zhuǎn)過頭去購買奧迪A4、雷克薩斯IS300,不是他們不想去體驗“人車合一”的感覺,而是擔心寶馬品牌太過招搖。
而卡羅拉、凱美瑞、雅閣們之所以能成為各自細分市場的佼佼者,打的也并不是技術先進這張“牌”。它們成功的重要法寶,是在各種影響消費者購買的要素中,盡最大可能實現(xiàn)了“平衡”,沒有明顯的硬傷。而將“中庸之道”這一中國儒家思想的精髓,運用到汽車研發(fā)理念之中,正是日系汽車企業(yè)的首創(chuàng),也是其近幾年在全球汽車市場攻城略地的原因之一。
德國技術與中國消費需求的“平衡”
用“平衡”理念,挑戰(zhàn)“唯技術論”,恰恰是貫穿上海大眾朗逸研發(fā)全過程的重要指導思想。
眾所周知,在上海大眾引入了斯柯達品牌后,長期以來南北大眾車型交叉互補的態(tài)勢已經(jīng)徹底打破。上海大眾不僅可以引進斯柯達的全系列車型,而且可以借用斯柯達的平臺,對目前的大眾品牌車型進行升級,同時,還可以利用自己強大的本地化研發(fā)實力,打造全新的車型,豐富自身的產(chǎn)品譜系。
朗逸就是上海大眾彌補大眾品牌中級轎車空白的第一個車型。內(nèi)部代號Model-Y的朗逸,研發(fā)始自2004年。當時,大眾PQ35平臺剛剛推出不久,基于PQ35平臺的最新一代斯柯達Octavia還沒有在歐洲市場上市,國內(nèi)PQ35平臺上的產(chǎn)品也只有上海大眾途安。不管怎么說,上海大眾當時都不可能在PQ35平臺上實現(xiàn)自主開發(fā)的夢想。
“在PQ34平臺上,我們同樣要打造出一款精品!
無論是當時的上海大眾總經(jīng)理陳志鑫,還是Model-Y研發(fā)團隊的每一位成員,為中國汽車人爭口氣的信念從未動搖過。
經(jīng)過詳細的市場調(diào)研,結合自身的市場營銷經(jīng)驗,上海大眾的研發(fā)團隊決定在大眾汽車的德系技術標準下,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一款高品質(zhì)中級轎車。
首先,研發(fā)團隊在車輛造型上找準了方向。既然要懸掛大眾品牌,前臉當然要沿用大眾品牌的“U型大嘴”家族臉譜。不過,研發(fā)團隊沒有照搬當時歐洲Polo GP和新捷達的造型,而是采用了“雙U”前臉(需要指出的是,在朗逸量產(chǎn)前,大眾已經(jīng)更改了其家族臉譜,“大嘴”變成了“小嘴”,因此,朗逸也進行了一定修改,“雙U”前臉中的外部一個“U”被保險杠阻斷)。尾燈造型,也摒棄了源自輝騰的“雙炮筒”型,而是采用了中國人喜愛的“丹鳳眼”造型。
朗逸最大的突破,是采用了與大眾集團現(xiàn)有車型完全不同內(nèi)飾風格。長期以來,提到轎車內(nèi)飾,中國消費者最推崇的是日系設計,德國車給人的印象卻總是不夠精致。在概念車“哪吒”內(nèi)飾造型的啟發(fā)下,上海大眾研發(fā)人員摒棄了PQ34平臺向駕駛者傾斜的中控臺設計,而是采用橢圓型儀表臺、U型中控臺、圓形空調(diào)出風孔的設計理念,并在細節(jié)上充分考慮中國消費者的審美情趣,輔以可升降式GPS導航系統(tǒng),顯得既現(xiàn)代,又精致。
其次,在PQ34平臺基礎上,如何能提高朗逸的技術性能,成為擺在上海大眾研發(fā)團隊面前的一個難題。而就在此時,長期奉行平臺戰(zhàn)略的大眾集團,也開始尋求轉(zhuǎn)變,方向就是模塊化戰(zhàn)略。
通俗地講,模塊化戰(zhàn)略就是一種化整為零的開發(fā)方式,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打破了平臺級別的局限,使得優(yōu)秀的開發(fā)模塊能夠跨級別應用,不僅加快了新技術的更新速度,同時也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發(fā)成本。自21世紀初通用率先提出這一概念后,模塊化戰(zhàn)略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yè)所認同。
在朗逸的設計開發(fā)過程中,上海大眾運用模塊化設計思路,將整車分為前端、前車、中控臺、車身、后車、尾端和網(wǎng)絡等7大架構,每一架構又細分為不同模塊。在這樣一個由模塊組成的車型構架下,多種先進技術就像組裝電腦時采用最佳配件組合一樣,被輕松“安”在朗逸上。這也使得LAVIDA朗逸突破了以往平臺的局限,跨級別地應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比如2610mm長軸距設計、先進的BCM(Body Control Model)車身控制模塊、Teves公司整合了ABS、EBD、MSR(發(fā)動機阻力矩控制)和MASR(發(fā)動機介入的牽引力控制)等多項功能的最新一代MK70 MABS系統(tǒng)、TPR(輪胎氣壓監(jiān)控系統(tǒng))、 Tiptronic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虛擬6碟CD/MP3播放機等等,諸多超越同級別車的技術和配置均在朗逸上有所體現(xiàn)。
此外,大眾備受贊譽的激光焊接工藝也應用在了朗逸上,其激光焊縫總長度近10m,強有力的安全保障完全可以和一般的中高級轎車相媲美。這在同級車里是不多見的,即便是中級車當紅小生卡羅拉,其車身焊接也僅僅是依靠點焊的方式完成的。
實施模塊化戰(zhàn)略,讓朗逸與大眾PQ35平臺其他車型的差距大大縮小。一位業(yè)內(nèi)專家介紹說,與PQ34平臺相比,PQ35主要的進步有以下幾點:一是后懸由復合懸扭梁式半獨立懸架,改為多連桿獨立懸架,提高了車身高速過彎穩(wěn)定性;二是增加了CAN總線系統(tǒng),可以加裝ESP等電子穩(wěn)定程序;三是采用了激光焊接技術。在朗逸身上,除了后懸掛沒有改變,沒有標配ESP,其它大都用新技術替代了。除此之外,還增加了NAO陶瓷剎車片等最新科技。
最后,在動力系統(tǒng)上,朗逸選擇了1.6L和2.0L兩款發(fā)動機。其中1.6L發(fā)動機代號EA111,最大功率77KW,最大扭矩145牛?米,2. 0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88KW,最大扭矩高達180牛?米。這兩臺發(fā)動機分別源自Polo勁情和PASSAT領馭,雖然在最大功率方面不夠突出,但是,扭矩輸出卻非常有力。尤其是在調(diào)校方面,上海大眾考慮到了國內(nèi)車主的用車習慣,將扭矩輸出設置成雙峰形,在轉(zhuǎn)速達到1500轉(zhuǎn)/分的時候就能輸出85%的扭矩,因此,朗逸的加速性能并不弱于其它競爭車型。與之搭配的是兩臺變速箱:5速手動和6速自動,都是成熟產(chǎn)品。尤其是6速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技術先進,與發(fā)動機配合得很協(xié)調(diào)。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價格。朗逸1.6、2.0兩個排量,價格區(qū)間為11.28萬元--14.98萬元,不僅低于日系的本田思域、豐田卡羅拉,比斯柯達明銳同檔次車型還要有競爭力。考慮到大眾品牌的溢價能力,朗逸的售價應該算是物有所值啦。
傳承了德國大眾的精湛工藝與安全標準,迎合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并且在售價絕對不能過高的研發(fā)思路下,盡可能地提高了產(chǎn)品的技術含量,并增加了豐富的舒適性配置。憑借其各方面極佳的“平衡”表現(xiàn),朗逸這款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中級轎車,定會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 1 速騰 12.7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秦PLUS 7.98-17.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軒逸 10.86-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高爾夫 14.98-16.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思域 12.99-18.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艾瑞澤8 9.99-14.8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新帝豪 6.29-14.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雷凌 11.38-14.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經(jīng)銷商報價:
- 7.999-15.19萬
- 官方指導價:
- 7.999-15.19萬
- 分 期 購 車:
- 暢享超低利息>>
- 獲取底價 試駕 置換 貸款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