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電動車市格局幾何?三大變化看走勢
11月底,廣州車展成功舉辦,這是汽車行業(yè)一年中的最后一場壓軸大賽。媒體日當天,所有汽車品牌都不遺余力地推陳出新,一下子鋪天蓋地。然而最終還是被一輛電動皮卡主導,一輛連量產版都稱不上的電動皮卡原型車。只因為是特斯拉。
新車型發(fā)布僅一天,特斯拉就收到了近15萬份訂單,三天內增加到20萬份。雖然,可能會有很多好奇,因為這輛電動皮卡的押金只有1000元人民幣,而且可以全額退款。但毫無疑問,人們對特斯拉非常關注。這種熱情與中國冰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形成鮮明對比。2021年新能源補貼再次下降,國外品牌產品更快進入市場,實力之爭迫在眉睫。未來市場結構將如何發(fā)展?如何才能發(fā)現和把握藍海機遇?接下來,我們來探索新能源市場份額最大的電動汽車細分市場。
30秒了解全文的核心思想:
1.2021年,豪華品牌和國外主流品牌開始發(fā)力,更多全新純電動汽車進入市場,未來中國品牌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
2.入門級電動汽車的競爭格局范圍進一步縮小和細化。中端產品逐漸壯大,與中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競爭日益激烈。
3.未來新能源汽車預購用戶預算范圍主要集中在10-30萬元,預計續(xù)航里程多為500公里。300公里以下的車輛將逐漸被邊緣化。
■純電市場低迷拖累了新能源整體下行趨勢,但長期趨勢在改善。
根據EVsales發(fā)布的數據,2021年10月,由于中國市場低迷,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8%,市場份額降至1.9%。其中,負面影響主要來自純電動汽車市場。中國新能源市場也是如此。
2021年1-10月,我國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占新能源總量的78%,因此純電動細分市場的波動足以影響整體新能源市場。2021年5月,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三年來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之后的6月份,盡管受到補貼衰退的刺激,銷量大幅上升,但從未恢復,直到9月份仍呈現兩位數的大幅下滑。其中,大消費市場整體低迷導致人們消費積極性差,但根本原因是市場供需關系仍不成熟,僅受限購或限品牌政策驅動,銷售天花板較低。因此,當市場快速增長到一定高度時,很難再次向上突破。
對比近兩年1-10月的區(qū)域銷量,可以知道限購大城市銷量同比有所增長,說明市場銷售交易的達成還是靠政策推動,2021年這一現象更加明顯。限購城市銷量的波動也直接影響市場的整體走勢。
從TOP3城市的銷售趨勢來看,北京和深圳的月銷售額從7月份開始就出現了明顯的同比負增長,而廣州雖然到9月份才開始負增長,但實際上從7月份開始增速就大幅下降。中國電動車市場會從現在開始進入寒冬,復蘇乏力嗎?當然不是。盡管2021年補貼將再次下降,但其他利好政策將立即跟進,以保護新能源市場。如放開股比限制,啟動雙點考核,保障車權路權,持續(xù)免征購置稅,各地區(qū)加快建設電動汽車使用環(huán)境和基礎設施等。市場將繼續(xù)改善,銷量將繼續(xù)增加。
純電動競爭格局不斷演變■更多“玩家”陸續(xù)加入純電市場,競爭格局不斷演變。
根據大數據的預測,未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將持續(xù)上升。然而,自2021年以來,銷售的攀升速度開始放緩。到了2021年,銷量增速會降到谷底,然后拐點會逐漸攀升。預計到2028年,新能源乘用車全年總銷量將達到1104萬輛,占乘用車市場總量的29.1%。銷量變化的同時,市場結構也在悄然變化。
從大數據分析獲得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格局趨勢圖可以看出,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細分市場的關注度在不斷升級。入門級電動車的競爭格局范圍進一步縮小。傳統(tǒng)油改電的老產品完成了“填海造地”的歷史使命,開始被更多專業(yè)電動車平臺的精品車取代。中端市場發(fā)展迅速,主流國外品牌產品更具競爭力。與此同時,中檔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此外,豪華電動車的競爭圈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隨著人們對電動汽車認識的不斷提高,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車智云數據顯示,11月消費者線索占比最高的TOP10車型中,均為近年上市的新車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耐力、車輛質量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聲譽。,而且他們擁有高水平的科技設備。此外,從近幾年上市的新車結構來看,也在朝著更高水平、車型選擇更豐富的方向快速發(fā)展。
從品牌檔次來看,中國品牌率先洞察機遇,迅速布局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市場,每年的新產品數量始終占據壓倒性的份額。但2021年,奢侈品牌和主流外資品牌在市場上下了大功夫,新品量同比大幅增長。雖然與整體市場相比還是比較少見,但實際上已經實現了很大的突破。鑒于其強大的產品體系和R&D能力,預計2021年將有更多新產品推出市場。
從車型層面來看,2021年以來,新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其中,2021年1-11月,緊湊型轎車和小型SUV數量同比大幅增長,成為當前主流水平。MPV正在悄然興起和發(fā)展,未來有望成為新的高增長領域。畢竟消費者已經開始對六座/七座車型有越來越強烈的需求,這在傳統(tǒng)能源市場已經得到驗證。
此外,雖然補貼逐年下降,但新車的性價比正從指導價和續(xù)航里程的分配上不斷升級。在越來越多新車續(xù)航里程不斷創(chuàng)新高的同時,指導價也在不斷下降。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供應鏈的成熟,當純電動汽車的成本和核心要素能夠與燃油車持平時,其產品競爭力將得到充分展現。
未來將推出什么樣的純電動汽車產品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未來電動車產品發(fā)展方向■未來增長的產品極具競爭力。
據調研大數據顯示,關注新能源汽車的預購用戶中,42%購車預算在10-20萬元,其次是20-30萬元,占比24.4%。但從每年上市的新車指導價來看,20-30萬區(qū)間的推出力度相對較弱,2021年出現了同比下滑。但為了突出自己車型的性價比,不排除個別品牌會在發(fā)布更高指導價的同時,引入廠商額外補貼,從而降低終端售價。但無論如何,只有制定一個符合消費者預期的價格,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至于續(xù)航能力的預期,大部分預購用戶并不認為越高越好。其中,最高預期比例為500公里,占比41.6%。但是,現實和理想還是有差距的。2021年1-11月,上市的新純電動汽車中,續(xù)航里程最主流的是400-450公里。但近年來,級別更高、續(xù)航450-500公里的新車數量逐年增加,但增長勢頭略緩。未來續(xù)航300公里以下的車輛將逐漸被邊緣化。除了上述硬性指標,消費者對技術配置的期待也越來越豐富。
隨著時間的推移,90后逐漸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軍。因此,預購用戶對網絡化配置有很高的期望。隨著5G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商業(yè)化,萬物互聯時代即將開啟。汽車將不再只是一種交通工具,而是另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車主個性的體現。因此,未來網絡化、智能化技術配置的豐富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的購車決策。調研大數據顯示,預購用戶最想要的聯網配置是實時車況監(jiān)測,占比45.9%,而最想要的智能功能是自動緊急制動,占比44.3%。
現在,特斯拉已經到了,國產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可以在2021年1月交付。與豐田和比亞迪成立了純電動汽車R&D合資公司。到2021年,通用汽車將在中國推出至少10款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也將最大程度實現電氣化。此外,2021年,奧迪股份公司在中國的兩家MEB工廠也將投產,等等。未來,國外品牌電動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但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市場會更快地向上移動,最終擺脫政策保護的大手,實現真正的市場化健康發(fā)展。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