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價格表的波動受哪些因素影響?
電動車價格表的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
首先是制造成本,像車架材質(zhì)、焊接工藝、防銹處理等工序不同,成本就有差別。比如綠源采用加厚鋼材、機器人焊接和全方位電泳防銹,成本就高于普通工藝的電動車。
其次是智能配置,智能化程度高的電動車成本會增加,千元車通常不具備,五千以上的往往高度智能。
再者是電池容量,電池在整車成本中占比大,容量越大成本越高,千元車電池成本能占一半。
然后是品牌溢價,知名品牌如雅迪、愛瑪通常不會有千元級車型,品牌推廣費用會拉高價格。
還有經(jīng)銷商渠道,不同經(jīng)銷商采購成本不同,網(wǎng)上直銷可能更便宜,能省去中間環(huán)節(jié)。
另外,上游成本也是關(guān)鍵,包括Tier 1~Tier 3的供貨價格和更上游原材料價格。電車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使Tier成本下降,但上游原材料成本受開采、資源等影響,可能因特殊情況急劇上升。
政策方面,國家補貼力度影響主機廠價格調(diào)整空間,補貼多企業(yè)主動性高,補貼少則可能因成本上漲而漲價。
電車制造成熟度分兩層,制造工藝和技術(shù)提升能降成本,消費者接受度提升會帶來定價權(quán)。
市場接受程度與基礎設施普及及燃油車購買慣性有關(guān),基礎設施不完善、燃油車慣性大影響電車需求。
像電池缺貨、“一車一票”、原材料漲價等也會推動價格上漲。比如鉛價上漲、高溫天氣致產(chǎn)能下降、塑料紙箱等原材料漲價讓電池價格上升,“一車一票”使整車廠成本漲100-200元。
產(chǎn)業(yè)洗牌中,大品牌與小品牌境遇不同,大品牌受影響小,小品牌成本提升,價格競爭加劇。
此外,鐵、銅、鋁等原材料價格波動也影響電動車價格,如澳洲鐵礦石漲價致鋼材價格上升,銅因疫情供不應求漲價,鋁價受宏觀經(jīng)濟和供需影響有望沖高,塑料價格則相對穩(wěn)定。
還有電池代表材料鋰價格暴漲,增加了電池制造商和電動汽車的成本。
總之,消費者選購電動車時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根據(jù)需求和預算選到合適的車型。